同萧治中十咏二首·其一
王台卿〔南北朝〕
空庭高楼月,非复三五圆。
何须照床里,终是一人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空寂的庭院,高楼上挂着冷月,再不是十五那夜的圆满。
明月何必还要照进床帷里?反正终是我一人独守空眠。
注释
空庭:幽寂的庭院。
三五:指农历十五。
简析
此诗以空庭、高楼勾勒清冷环境,再以“非复三五圆”的缺月意象,暗喻时光流逝与孤独心境;后两句以“何须”反问起笔,直抒一人独眠的寂寥,月光照床的场景反添凄清。全诗借景传情,语言浅白却意蕴深婉,将独处的孤寂与怅惘层层递进地推向极致,尽显相思怀远的哀婉情致。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南北朝〕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梁鸿尚节
《后汉书》〔南北朝〕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