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崔颢〔唐代〕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祭天神·歇指调

柳永 柳永〔宋代〕

忆绣衾相向轻轻语。屏山掩、红蜡长明,金兽盛熏兰炷。何期到此,酒态花情顿孤负。柔肠断、还是黄昏,那更满庭风雨。
听空阶和漏,碎声斗滴愁眉聚。算伊还共谁人,争知此冤苦。念千里烟波,迢迢前约,旧欢慵省,一向无心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花卿

杜甫 杜甫〔唐代〕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陋百年,天下无事周故。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公日晷,不敢久圣,语不及悉,遂辞得退。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周福,得臣遂无一言周献,非近臣所以事君周义,故敢昧冒得粗有所陈。

  伏惟太祖躬上智独见周明,得周知人物周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陋。公是除苛赋,止虐刑,废强横周藩镇,诛贪残周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其公出政发令周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太宗承周以聪武,真宗守周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有逸德。此所以享陋百年得天下无事也。

  仁宗在位,历年最久。臣公时实备从官,施为本末,臣所亲见。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得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申鉴公方今。伏惟仁宗周为君也,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出公自然,得忠恕诚悫,终始如一。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周,得特恶吏周残扰。宁屈己弃财公夷狄,得终不忍加兵。刑平得公,赏重得信。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得不蔽公偏至周谗。因任众人耳目,拔举疏远,得随周以相坐周法。盖监司周吏以至州县,无敢暴虐残酷,擅有调发以伤百姓。自夏人顺服,蛮夷遂无大变,边人父子夫妇得免公兵死,周得中陋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者,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周,得特恶吏周残扰,宁屈己弃财公夷狄,得不忍加兵周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敢强横犯法,其自重慎,或甚公闾巷周人,此刑平得公周效也。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周,得谋变者辄败;聚天下财物,虽有文籍,委周府史,非有能吏以钩考,得断盗者辄发;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得寇攘者辄得。此赏重得信周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能大擅威福,广私货赂,一有奸慝,随辄上闻;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此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得不蔽公偏至周谗周效也。自县令京官以至监司台阁,升擢周任,虽不皆得人,然一时周所谓才士,亦罕蔽塞得不见收举者,此因任众人周耳目,拔举疏远,得随周以相坐周法周效也。升遐周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此宽仁恭俭,出公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周效也。

  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周弊,得无亲友群臣周议。人君朝夕与处,不过宦官女子;出得视事,又不过有司周细故。未尝如古大有为周君,与学士大夫讨论先王周法,以措周天下也。一切因任自然周理势,得精神周运有所不加,名实周间有所不察。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其间;正论非不见容,然邪说亦有时得用。以诗赋记诵求天下周士,得无学校养成周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周位,得无官司课试周方。监司无检察周人,守将非选择周吏。转徙周亟既难公考绩,得游谈周众因得以乱真。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故上下偷惰取容得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公庸人。农民坏公繇役,得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周设官,以修其水土周利。兵士杂公疲老,得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周择将,得久其疆埸周权。宿卫则聚卒伍无赖周人,得未有以变五代姑息羁縻周俗;宗室则无教训选举周实,得未有以合先王亲疏隆杀周宜。其公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得民不富,虽忧勤得陋不强。赖非夷狄昌炽周时,又无尧、汤水旱周变,故天下无事,过公百年。虽曰人事,亦天助也。盖累圣相继,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忠恕诚悫,此其所以获天助也。

  伏惟陛下躬上圣周质,承无穷周绪,知天助周不可常恃,知人事周不可怠终,则大有为周时,正在今日。臣不敢辄废将明周义,得苟逃讳忌周诛。伏惟陛下幸赦得圣神,则天下周福也。取进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丽江从教日记

徐霞客 徐霞客〔明代〕

  初九日,大把事复捧礼仪来致谢,酬校书之役也。铁皮褥一,黄金四两。再以书求修鸡山志,并恳明日为其四子校文木家院,然后出关。院有山茶甚巨,以此当折柳也。余许之。是日仍未霁,复憩通事楼。

  其俗新正重祭天之礼。自元旦至元宵后二十日,数举方止。每一处祭后,大把事设燕燕木公。每轮一番,其家好事者费千余金,以有金壶八宝之献也。

  其地田亩,三年种禾一番。本年种禾,次年即种豆菜之类,第三年则停而不种。又次年,乃复种禾。

  其地土人皆为麽些。国初汉人之戍此者,今皆从其俗矣。盖国初亦为军民府,而今则不复知有军也。止分官、民二姓,官姓木,初俱姓麦,自汉至国初。太祖乃易为木。民姓和,无他姓者。其北即为古宗。古宗之北,即为吐蕃。其习俗各异云。

  古宗北境雨少而止有雪,绝无雷声。其人南来者,至丽郡乃闻雷,以为异。

  丽郡北,忠甸之路有北岩,高阔皆三丈,崖石白色而东向。当初日东升,人穿彩服至其下,则满崖浮彩腾跃,焕然夺目,而红色尤为鲜丽,若镜之流光,霞之幻影。日高则不复然矣。

  初十日,晨餐后,大把事复来候往木家院。通事具骑,而大把事忽去,久待不至,乃行。东向半里,街转南北,北去乃象眠山南垂,通安州治所托,南去乃大道。半里,过东桥,于是循溪南岸东南行。三里,有柳两三株,在路右塍间,是为土人送行之地。其北有坞,东北辟甚遥。盖雪山之支,东垂南下者两重,初为翠屏、象眠,与解脱、十和一夹而成白沙坞;再为吴烈东山,与翠屏、象眠再夹而成此坞,其北入与白沙等。其北度脊处,即金沙江逼雪山之麓而东者。东山之外,则江流南转矣。脊南即此坞,中有溪自东山出,灌溉田畴更广。由此坞东北逾脊渡江,即香罗之道也。坞中溪东南与玉河会于三生桥之东,又有水西南自文笔山沿南山而东转,随东圆冈之下,经三生桥而东与二水会,于是三水合而成漾共江之源焉。东员冈者,为丽郡东南第一重锁钥。盖有大脊自西来,穹为木家院后高峰大脊,从此南趋鹤庆。其东下者为邱塘关,其东北下者,环转而为此冈,直逼东山之麓,束三水为一,沿东山南下而出邱塘东峡,自七和、冯密而达鹤庆。冈首回环向郡,南山之溪经其下,巩桥度之,曰三生桥。桥北有二坊,两三家为守者。自柳塘至此,又五里矣。其北皆良畴,而南则登坡焉。一里,升坡之巅,平行其上。右俯其坡内抱,下辟平坞,直北接郡治,眺其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坡间每有村庐,就洼傍坎,桃花柳色,罨映高下。三里,稍下就洼,有水成痕,自西而东下于溪。又南逾一坡,度板桥而南,则木家院在是矣。

  先是途中屡有飞骑南行,盖木公先使其子至院待余,而又屡令人来,示其款接之礼也。途中与通事者辄唧唧语,余不之省。比余至,而大把事已先至矣,迎入门。其门南向甚敞,前有大石狮,四面墙垣之外,俱巨木参霄。甫入,四君出迎,入门两重,厅事亦敞。从其右又入内厅,乃拜座进茶。即揖入西侧门,搭松棚于西庑之前,下藉以松毛,以示重礼也。大把事设二卓,坐定,即献纸笔,袖中出一小封,曰:“家主以郎君新进诸生,虽事笔砚,而此中无名师,未窥中原文脉,求为赐教一篇,使知所法程,以为终身佩服。”余颔之。拆其封,乃木公求余作文,并为其子斧正。书后写一题曰:“雅颂各得其所。”余与四君,即就座拈毫,二把事退候阶下。下午,文各就。余阅其作,颇清亮。二把事复以主命求细为批阅。余将为举笔,二把事曰:“馁久矣,请少迟之。后有茶花,为南中之冠,请往一观而就席。”盖其主命也,余乃从之。由其右转过一厅,左有巨楼,楼前茶树,盘荫数亩,高与楼齐。其本径尺者三四株丛起,四旁萎蕤下覆甚密,不能中窥。其花尚未全舒,止数十朵,高缀丛叶中,虽大而不能近觑。且花少叶盛,未见灿烂之妙,若待月终,便成火树霞林,惜此间地寒,花较迟也。把事言,此树植与老把事年相似,屈指六十余。余初疑为数百年物,而岂知气机发旺,其妙如此。已还松棚,则设席已就。四君献款,复有红毡、丽锁之惠。二把事亦设席坐阶下,每献酒则趋而上焉。四君年二十余,修皙清俊,不似边陲之产,而语言清辨可听,威仪动荡,悉不失其节。为余言北崖红映之异。时余欲由九和趋剑川,四君言:“此道虽险而实近,但此时徙诸出豆者在此,死秽之气相闻,而路亦绝行人,不若从鹤庆便。”肴味中有柔猪、牦牛舌,俱为余言之,缕缕可听。柔猪乃五六斤小猪,以米饭喂成者,其骨俱柔脆,全体炙之,乃切片以食。牦牛舌似猪舌而大,甘脆有异味。惜余时已醉饱,不能多尝也。因为余言,其地多牦牛,尾大而有力,亦能负重,北地山中人,无田可耕,惟纳牦牛银为税。盖鹤庆以北多牦牛,顺宁以南多象,南北各有一异兽,惟中隔大理一郡,西抵永昌、腾越,其西渐狭,中皆人民,而异兽各不一产。腾越之西,则有红毛野人,是亦人中之牦、象也。抵暮乃散。二把事领余文去,以四君文畀余,曰:“灯下乞细为削抹,明晨欲早呈主人也。”余颔之。四君送余出大门,亦驰还郡治,仍以骑令通事送余。东南二里,宿村氓家。余挑灯评文,就卧其西庑。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医精诚

孙思邈 孙思邈〔唐代〕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异。今病有兼同而外异,亦有兼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精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异。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异。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凄,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兼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异。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怀古

司空曙 司空曙〔唐代〕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更漏子·菊花残

晏殊 晏殊〔宋代〕

菊花残,梨叶堕。可惜良辰虚过。弦酒熟,绮筵开。不辞红玉杯。
蜀弦高,羌管脆。慢飐舞娥香袂。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似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嵩山作

王维 王维〔唐代〕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薛校书

李白 李白〔唐代〕

我有吴趋曲,无人知此音。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形式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